請問各位大大,

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阿?

小編貼心小幫手  快速選購 中秋禮盒

 

歡迎參觀我的賣場

 

提起中秋的應節食品,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餅。但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?最早說法,相傳月餅出現在唐代,唐朝鄭望之的《膳夫錄》(見引於《月令粹編》卷十三)說:「汴中節食,中秋玩月羹。」這羹據說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仍見於嶺南,以桂圓、蓮子、藕粉等材料精而成,雖然吳自牧的《夢梁錄》中曾經出現「月餅」一詞。但當時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尚未普遍。至宋代更盛。



  為先人中秋時分祭拜月亮的主要物品,祭供後由全家分食,這個象徵團圓的餅兒亦稱為「團圓餅」。古書曰:「供月月餅,大者尺餘,上繪月亮蟾兔之形,有祭畢而食者,有留至除夕而食者。」蘇東坡有詩云:「小餅如嚼月,中和酥和飴」。



  清詩亦云:「月餅飽裝桃肉餡,雪糕甜砌蔗糖霜。」可見當時月餅之造型和現代頗為相似,尺寸大小與內餡亦多有變化。



  明清以後,月餅的製作又隨地域之分而有各種變異。《燕京歲時記》中說:「中秋月餅,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,他處不足食也。至供月餅,到處皆有。大者尺餘,上繪月宮蟾兔之形。」既然說是「以致美齋為京都第一」,可見當時北京城內己有家製作月餅的商店。



  為了推銷月餅,商人們又挖空心思為月餅取了許多極雅緻的名字。如西施醉月、嫦娥奔月、七星伴月、蟾宮丹桂月、珠江夜月、三潭印月、唐皇燕月等等。也有以內含餡料來定名的,如蛋黃蓮蓉月、五仁甜肉月、欖仁白蓮蓉月、叉燒臘腸月、寶鴨腸月、寶鴨穿蓮月、椰絲蓮蓉月等等,光聽名字就讓人垂涎三尺。



  月餅製作的特色,因地而異。較為人熟知的有所謂蘇式月餅、廣式月餅、京式月餅、寧式月餅、滇式月餅、潮式月餅等。



  蘇式月餅多是酥皮,油多糖重,鬆脆香酥。



  廣式月餅重糖輕油皮薄餡美,不易破碎,適宜饋贈。



  京式月餅素油素餡,且多為硬皮。



  潮式月餅以糖冬瓜為餡,食之鬆脆滋潤。



  另有一種產於東北的「套月」月餅,專供饋贈之用。最大的底盤直徑約三十三公分,由下而上逐一縮小,一套嫦娥奔月的連環畫。



  除了月餅之外,秋天盛產的螃蟹也是賞月席上不可少的佳餚。劉若愚(生於一五四一)的《酌中志》火集記載明朝宮人食蟹的景象,十分生動:「洗蒸熟,五六成群,攢坐共食,嬉嬉笑笑。自揭臍蓋,細將指甲挑剔醮醋蒜以佐酒,或剔蟹胸骨,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,以示巧焉」。



  【月餅由來故事】



  依野史記載,元末明初有八月十五殺韃子之說。原來元朝政府規定各縣設一蒙人為官,或十家共養一個蒙古人,此所謂韃子制度。百姓平日受其魚肉,敢怒不敢言,於是乘中秋夜宴之際,相邀起事,聯絡方式就是在月餅中藏紙條,上書:「中秋夜,殺韃子」,相互饋贈,以為消息傳遞,使漢人同時行動反蒙復漢。後來,明太祖朱元璋就把月餅當作開國紀念之物,更把中秋列為「復國節」。



  元朝的領土廣大,所統治的人又非常多。而在蒙古人統治的人當中,最多的仍然是漢人。元朝將人分為四等,最低等的就是漢人,再加上他們人數多,所以元朝的統治者管理漢人管得十分嚴格。



  為了怕漢人造反,元朝人不准漢人擁有武器,元人的規定很嚴格,只要是金屬做的器具都不行,連家家戶戶每天必用的菜刀,都規定要五家合用一把。



  除了武器之外,元人管的事還多著呢!他們規定一般人,如果沒有做官就不許有名字。那麼,如何給孩子一個名字呢?元朝人規定,只能用父母或祖父母的年齡作為孩子的名字,例如陳家的孩子出生的時候,祖父正好六十六歲,那麼孩子就叫做「陳六六」。



  元人還不准漢人晚上點燈,更不准他們隨便聚在一起說話,如果被抓到的話,就要接受處罰。由於元人很怕漢人造反,所以用盡各種方法限制漢人。



  而且元人把每二十戶人家編成一組,稱為一「甲」。而擔任「甲主」的人,一定是蒙古人,其他的漢人居民就是甲主的奴隸,甲主說什麼,他們就得做什麼,不能討價還價,更不能反抗。



  漢人在這種生活之下,過得苦不堪言,他們經常在私下互相吐苦水:「以前的宋朝,雖然不爭氣,但大家都是漢人!誰也不會看不起誰。而現在,卻要受蒙古人的氣,唉,什麼時候才會有好日子過呢?」



  「是啊!不過總有一天,漢人會再出頭的。」每個漢人的心中,都積著非常多的怨恨,但是大家卻都不敢反抗。



  元順帝繼位之後,每天都過著荒逸的生活,政事弄得亂七八糟,軍隊也疏於管理,兵士們都快要忘記馬怎麼騎了。漢人看到這種情形,都察覺到元朝滅亡的日子就快要來了,於是,有些想恢復漢人威風的人,就開始偷偷地計畫著推翻元朝的事。 但是,大家要如何聚在一起討論呢?



  有一天,一個漢人在做圓餅的時候,突然靈機一動:「我們可以在圓餅中放入紙條,做為傳遞消息的工具啊!」



  於是,漢人們就向甲主請求:「甲主大人,我們做了一種圓餅,希望在今年月亮最圓的時候拿來祭拜天地,為大汗和甲主祈褔。」



  甲主答應之後,漢人就開始忙著做圓餅,而且,也偷偷地收集棍棒,並且在圓餅中夾了一張紙條。



  收到圓餅的漢人,打開圓餅之後,發現裡面有一張『八月十五滅韃子』的紙條,就開始準備。到了八月十五日當天,大家就拿著木棒、棍子,衝進甲主家中,把甲主打死。



  以後,大家為了紀念漢人推翻蒙古人的統治,於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這天,都要吃圓餅。據說,這就是月餅的由來。

 

文章引用:奇摩知識

快速選購  中秋禮盒

 http://class.ruten.com.tw/user/index00.php?s=yicyic0526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中秋禮盒 中秋月餅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dding cook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